信息中心
5月18日,纽约国际588888数学史团队线上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工作组会。纪志刚教授、萨日娜教授、吕鹏老师以及团队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吕鹏主持。
博士后王宏晨、田春芝汇报年度工作总结。王宏晨报告论文《佩尔捷与克拉维乌斯切边角之争及其思想渊源》,文章通过解读佩尔捷和克拉维乌斯的著作及其相关材料,梳理了1557年至1589年两位学者围绕《原本》切边角的定义与性质长达三十余年的争辩历程,并对佩尔捷和克拉维乌斯切边角论述的思想背景进行了探源。田春芝从项目申请和论文撰写两方面进行汇报,项目方面已申请到2021年度博士后面上基金,已以《从帕乔利〈数学大全〉透视意大利对多元文化的交融会通》为题申请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青年基金,修改《跨文明视域下三角形三边求积的比较研究》的论文初稿,并撰写“格栅乘法”的相关论文,下一步计划对《数学大全》“序言”进行解读。纪志刚教授指出,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节奏要加快,要把课题申请、专题论文和出站报告通盘规划,申报面上基金题目不宜太大,一定要突出问题意识,比较理想研究状态是一两篇构思、一两篇在写、一两篇投稿中,把“博士后”变为“博士厚”。
博士生王思琛,硕士生王浩霖汇报论文的研究及写作进展。王思琛汇报了小论文的投稿情况,以及大论文撰写中遇到的困惑。纪志刚教授指出,博士论文撰写有几种策略,如“逐章推进”“抓大放小”和“重点突破”,建议进行王文素《算学宝鉴》的史源学分析,如算题、算法、术名等在各部算书中变化。吕鹏老师建议,做大论文最好预先做一个时间表,对进程有所把握。王浩霖报告了硕士论文进展和小论文投稿情况,硕士论文是对《婆罗摩修正体系》第19章的研究,在吕鹏老师的具体指导下,译读工作进展较为顺利,现将目录拟为以下五章:文献综述、研究对象、19章的内容解读、比较研究、附录。萨日娜教授建议,要更关注前人综述,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博士生梁铭心、应成霞,以及新近毕业的贾洪岩博士汇报读书和选题情况。梁铭心汇报了两篇小论文的情况和博士论文选题以及史料收集成果,其中论文《跨文化视角下语境还原科学史发展路径的实现方法》在审稿中、《“匠人认识论”视域下的〈天工开物〉》在修改中。萨日娜教授指出应尽快做好前人成果综述工作,以对论文的研究方向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吕鹏老师建议论文方向要和未来的研究和工作计划相结合。应成霞就封校两个多月的日常学习生活谈了谈感受,学习时间不足、效率不高。纪志刚教授就此催促要加快脚步,把硕士论文中的部分内容提炼成小论文,好好把握“硕博转换”的这段时间,及早思考如何开启“博士人生”。贾洪岩分享了论文的投稿进度和疫情期间的生活感想,在小区中担任志愿者,搬运分发物资,引导大家有序下楼排队做核酸。
会上,团队成员就疫情中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交流。虽然大家都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生活的节奏,但仍积极面对,调整学习和科研状态。曾经的团队博士后曹婧博得悉组会召开的消息,特地进入会议室向大家问候。曹婧博出站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为特任副研究员,她与团队学生分享了治学体会,勉励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顶住压力,奋勇前行。
“封控连三月,抗疫催征人,云端再重逢,依依不忍别”。经过这近三个月的封控,数学史团队的老师和学生都十分期待能早日校园相见,共话离别之情,开启教学、研究的新篇章!
撰稿:梁铭心
审核:吕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