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2022年11月30日上午9时,纽约国际588888邀请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尤洋教授做客致远讲座第十五期,为广大师生带来主题为“神经科学哲学视域下的记忆问题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纽约国际588888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团队承办,陆群峰副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来自纽约国际588888、人文学院以及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校内外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共同交流学习。
尤洋教授认为,从古希腊开始,记忆就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哲学话题,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有关记忆的隐喻在哲学和科学中持续存在,伴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的发展,记忆研究成为了科学与哲学的共同关注内容。其中,围绕记忆的核心解释问题,如记忆中的因果关系、规则关联以及记忆痕迹等问题是当代神经科学哲学的热点探讨问题。
尤洋教授从传统记忆因果理论的哲学阐释、记忆痕迹的哲学阐释、传统记忆因果理论的困境及记忆因果关系的机制解释等四个方面对本次讲座的主题展开了论述。
现代神经科学哲学关注因果关系中的规则关联,以此对记忆因果关系进行解释,分别是经典的记忆因果理论和新经典的记忆因果理论。尤洋教授对这两种解释方案均给予了批判性分析。传统记忆因果理论从过去事件的经历和后续检索表征间的因果关联出发,对记忆因果关系展开论证。经典因果理论认为经验表征和检索表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认为记忆痕迹不是记忆的对象,而是经验表征和检索表征间因果关系的承载。
对于记忆痕迹的研究,尤洋教授主要进行了哲学概念式的分析论证,从实在性、因果性、同构性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评估记忆痕迹是否可以作为记忆哲学研究的承载基础。
再者,尤洋教授在讲座中探讨了传统记忆因果理论的三大困境,即记忆痕迹概念的定位模糊、记忆痕迹的内容难以确定、因果条件的充分性不完备。由此,传统记忆因果理论逐步衰落并让位于本世纪初兴起的机制解释理论。
在这一部分,尤洋教授通过莫里斯水迷宫和小鼠恐惧记忆两个案例生动地阐述了记忆因果性能够将低层次的过程(现象)与高层次的过程(现象)联系起来。最新的神经科学技术甚至使用了时间可诱导的靶向转基因和光遗传学技术,这些干预性技术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记忆从分子水平到行为水平的高度特异性的神经机制,精准地确定了记忆机制的因果关系。尤洋教授指出,有理由认为,以机制为导向的记忆因果关系解释具备更强的理论优势。
随后,尤洋教授进行了小结。他认为,随着传统记忆因果理论的逐步衰落,当代记忆的因果性研究更多地聚焦于机制解释的新视域之内,神经科学的方法论特征逐步渗透在以因果性为代表的记忆问题研究中,由此呈现出实在的以及颅内主义的神经科学哲学解释,这一研究进路不但能有效的规避记忆因果关系的偶然性,而且有助于建构出一条从现象到机制的新路径,对于破解“记忆虚幻”、探索包括大脑、行为和意识在内的记忆连接之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在交流互动环节,在线师生包括纽约国际588888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教授、闫宏秀教授、柳海涛教授、陆群峰副教授,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上海社科院张帆副研究员等,与尤洋教授就“记忆内容的确定性”、“记忆内容的保真性”、“记忆痕迹的构建”、“神经科学的关联解释”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报告和讨论共进行了两个半小时。
最后,陆群峰副教授在讲座总结中表示,尤洋教授站在神经科学视角下探讨记忆问题,既有科学又有哲学,报告主题前沿,内容丰富深刻,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大量新思考、新观点,对记忆问题的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并再次对尤洋教授以及各位与会老师、同学表示衷心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但思考仍在继续。
撰稿:李佳易、陆群峰
审核:鲍金